全国服务热线:400-0412-797
地址: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工业园
手机:13904924100(乔经理)
网址:www.asrssw.com
生物富硒营养大米的生产方法,其特征在于:该生产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:a、在水稻的苗期施肥时,采用农家肥与亚硒酸钠混合后一起根施在苗床 上;农家肥与亚硒酸钠的重量比为:农家肥∶亚硒酸钠=100∶0.05~2;施肥 的用量20~50kg/100m2;b、初期喷洒:插秧前3~7天,以稀土微肥作为载体,加入亚硒酸钠,以重量比为稀土微肥10份:亚硒酸钠0.02~0.04份混合;混合后的肥料加入到 温度为20~60℃、重量比为100份的硼酸溶液中搅拌溶解,硼酸的浓度为 0.05~0.2%,溶解后的混合液喷施在苗期的叶面上;c、后期喷洒:在水稻的扬花期和籽实期,用步骤b中制备的混合液喷洒在水稻上;经过上述各步骤处理后,稻苗成熟收割后即得成品。
1、适用于营养贫乏的土壤。土壤调理剂中含有许多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,包括钾、氮、磷等等,这些营养在土壤中会被微生物分解,分解后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植物营养。腐植酸厂家而且土壤调理剂也含有矿物质营养成分,在营养极为贫乏时可以暂时作为营养供给来源使用。2、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。土壤的ph值失衡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机质,补充有机质后自然可以达到酸碱平衡。在施用前要先确定土壤的酸碱性程度,如果是酸性则使用碱性土壤调理剂,反之亦然。3、适用于过量农药施用后的土壤。土壤调理剂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毒性,葫芦岛优质腐植酸厂家农作物生产也更放心。4、适用于微生物过多,长期亚健康的农作物土壤中。一般农作物比同期生长缓慢和未老先衰、根系较少、黄叶症及抗旱、抗寒、抗涝、抗虫害能力退化等情况即为微生物细菌失衡,土壤调理剂可以抑制病菌的活性,使土壤中微生物环境达到平衡状态。
由于土壤所含中、微量营养元素养分的变幅较大,而不同蔬菜对其需要量差异也较大,所以需通过土壤有效养分测试来评价中、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,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叫做中、微量元素养分矫正施肥技术。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含量变幅大,作物对其需要量也各不相同。这主要与土壤特性(尤其是母质)、作物种类和产量水平等有关。通过土壤测试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丰缺状况,进行有针对性的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。中微量元素测试,各地根据具体条件选取下面一种分析方法:(1)通用浸提剂方法:M3-Ca、Mg、Zn、Mn、Cu、Fe、B、Mo;(2)ASI-Ca、Mg、Zn、Mn、Cu、Fe、B、Mo;(3)常规方法:交换性Ca、Mg;DTPA-Zn、Mn、Cu、Fe,土壤有效硼和钼。
有机肥的施用,不仅改良土壤,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,更重要的是节省能源,减轻环境的污染。使用一些生物有机肥,不但可免去传统制作有机肥的繁琐过程,而且可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活化土壤养分,减少连作障碍。但是复合肥尽量不要根外施肥,其原因是:一、我国的肥料利用率在深施的情况下只有35%左右,其中氮的利用率高一些,磷、钾的利用率更低,而复合肥不但含有氮、而且含有磷、钾,根外施肥无疑把磷钾白白地浪费了;二、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,需要补充肥料,根外施肥只能撒施尿素类的肥料,也不能撒施复合肥;三、施用复合肥需要深施,否则,将造成极大的浪费,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,得不偿失;四、在撒施肥料的同时,需要马上浇水,这样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。尽量是沟施,不然氮素极容易挥发,浪费较大。如果人工实在不够,那么撒施后要轻翻一下土壤,再浇足水,利于作物吸收。
发展有机肥应当着眼于改善环境这个大背景的社会意义。其实,目前发展的有机肥多属于公益性,因为如果不施用有机肥就会污染环境。国家要从环境治理的角度,去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,而不是单纯地看有机肥施用的生物效果。将来中国的肥料行业应该向有机-无机复混肥方向发展,这将成为大势所趋的发展趋势。低价的堆肥效果不显著,而做成有机无机复混肥是很好的一种利用方式。现在我国氮肥的利用率始终是30%左右,提高化肥利用率有几条途径,如发展控释肥,虽然也有突破,但主要是成本太高。此外,就是有机-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,二者结合可以将氮肥的吸收率提高到40%-45%。如果将有机-无机做成颗粒状,氮肥吸收率可以显著提高,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条途径。
在生产实践中常出现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出现的营养失调症,其缺素症的矫正方法是:喷肥,隔7~10天喷1次,一般3~5次即可,或者直至转绿为止,也可将肥料元素施入土中。1.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用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大致相当,甚至更多。2.微量元素是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,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,主要有铁、铜、锌、锰、钼、硼等。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,但由于他们在植株内往往是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,具有很强的专一性,是作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。因此,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,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,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,严重的甚至绝收。反之,如果这些元素过多,又会出现中毒现象,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,还会引起人、畜的某些地方病的发生。